2017-12-11阅读:2590
小海按:大学生是最具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的群体。为贯彻落实“上海市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行动计划(2015-2017)”的有关精神,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支持鼓励创业工作基础扎实、创业氛围浓厚的高校建设创业指导站,在高校与公共创业服务机构之间搭建起一座资源共享、服务对接的桥梁,共同做好帮扶、鼓励、引领在校大学生创业的相关工作。
2016年,首批有28家高校建设了高校创业指导站,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依托高校创业指导站开展各类创业主题活动789场,孵化培育学生创业团队荣获国家级创新创业类赛事奖项60余人次、市级赛事活动获奖的有168人次。2017年,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委托第三方社会机构对高校创业指导站服务成效进行评估。经评估,上海交通大学等7家高校创业指导站荣获年度A级创业指导站的荣誉称号。
今天轮到东华大学啦!
东华大学创业指导站
东华大学创业指导站是由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牵头,校团委、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东华大学分会/尚创汇·东华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三方共建。
2016年3月,基地正式投入使用,4月26日,举行启用仪式,4月指导站授牌入驻东华大学创业孵化基地。
指导站注重培养创业者企业家精神,扶持的创业企业已经为谁提供3000余个工作岗位,真正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规模效应。
东华大学创业指导站是:
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市教委 “上海市大学生文化创意创业孵化基地”
“上海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认定“上海市众创空间”
长宁区人社局认定 “长宁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制定完整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
东华大学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优先保障教育教学,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写入《东华大学章程》。
构建本硕博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
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多元成才、人人成才
完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必须获得2个创新创业教育学分
通过创新创业训练、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创新创业精英俱乐部、专题培训、组织各类竞赛和项目申报等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课程——面向所有学生
校内创业导师团队——校级专职创业教育人员6人,教学人员22人,拥有创业教育专业资格证书的咨询辅导人员32人,校外导师18人。根据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需求,创业项目不同的专业特点,创业过程的专业问题进行多层次、专业化的指导
聘任创业导师团队
聘任了17位上海科技创业导师、天使投资人、长宁区开业指导专家、东华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特聘教师,以及校友创业者担任的创业导师。
服务指导定位:
服务模块
积极倡导“有创意、善创新、能创造、敢创业”的文化氛围,形成了“激发创新创业意识、崇尚创新创业精神、鼓励创新创业活动、促进创新创业实践”的创新创业文化生态。
举办项目路演、创业咨询、创业沙龙、公开课、创业训练等创业活动;
全校开展113场次,参与12,000余人次;
指导站开展 82场,参与3,666 人次。
通过创业指导站的工作让各类创业扶持政策有效落地
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与规划,累计推荐10家企业申请各项优惠政策:
帮助4家企业12人申请获得长宁区“优秀青年人才租房补贴计划” 共计64,800元;
帮助4家企业申请长宁区“优秀人才租房补贴” 共计28,800元;
推荐2家企业申请长宁区“初创期创业组织创业场地房租补贴”。
扶持创业项目获奖成绩显著:
入孵项目上海鸿苗实业有限公司(2015届材料学院博士洪贵山创办)获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2017年度天使基金优秀项目雏鹰奖”;
第十五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铜奖1项。上海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2项,三等奖 1项;
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主体赛事获得银奖2项,铜奖1项,MBA专项赛和电子商务专项赛银奖1项,优秀奖2项;
“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5项。
创新创业教育成果
东华大学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形成了协调有序、高质高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体系;依托校内外力量,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引导一大批学生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涌现了一大批创业典范。
郭亚静等三名优秀的自主创业者入选上海市教委2008年创业典型;环境学院研究生朱汉宝专利技术转化为创业成果;2009年毕业研究生丁建勋拥有多项专利,招聘员工达251人,获得原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教育部袁贵仁部长、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及常务副市长杨雄等的充分肯定;毕业生龙艳辉、江林翰、沈炯、分获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觉群大学生创业基金”2009、2010年、2011年最高资助,2009-2016年共有22个项目获得资助,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学校连续被授予“优秀组织奖”,龙艳辉同学还作为第一批受助项目唯一代表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觉群大学生创业基金”第二批资助项目签约仪式上介绍经验。
孵化案例
杨慧琴,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在读研究生。对于大多沉浸在学术探究中研究生而言,能够发几篇文章,申请几项发明专利,是读研期间的完美收官。然而学校的各种创业的活动却吸引了他们,让几个蓬勃朝气的青年聚在了一起,探讨如何共同学习去将一个项目完成。2017年3月,他们申报了学校的研究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得到立项,创业指导站的老师们、授课的投资人们为他们打开了走向创业之路的大门。
上海生物祎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通过喷雾干燥法批量制备寡肽脂质体,并采用授权专利技术一种射流可控的静电喷雾装置,实现了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均匀附着,不易脱落。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和规模放大、性能稳定,得到的新型生物活性寡肽美白面膜,安全有效,可广泛应用于美容化妆品中。
高校创业指导站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梳理商业模式、撰写商业计划书上给予他们专业的指导,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不断的跟进指导。
目前他们项目获得了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的立项资助,并入选“2017年上海市女性创业大赛最有创意十佳方案”,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刘延东的接见。